徐宁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我是盐城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宁建。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盐城沿海发展从此掀开了新篇章、进入了新阶段。当前,我市抢先机争主动,发挥比较优势,聚焦“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对照国家对江苏沿海地区提出的发展定位,大力推动国家规划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努力在海洋强国建设中打造新版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活动安排,经盐城市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盐城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勾凤诚同志,市发改委主任顾明东同志,市科技局副局长丁桂林同志,市工信局副局长李薇莎同志,市自规局副局长俞全胜同志,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彬同志。
现在,请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勾凤诚同志发布盐城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大家欢迎!
勾凤诚: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各位记者朋友相聚盐城。在此,我谨代表盐城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盐城发展的各位记者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根据活动安排,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盐城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全市上下锚定省委赋予“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光荣使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省实施方案,持续优化沿海战略布局,全力打造江苏沿海最具活力的新增长极。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3229.8亿元,增长3.1%,增速全省第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6个、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高于全省6.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1。
一、强化统筹谋划,引领沿海更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组织推进体系。去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发布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任第一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沿海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沿海发展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我市“1+1+3+8”沿海发展规划体系,督促推动沿海发展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迅速制定我市实施方案。省《实施方案》出台后,我市围绕国家和省对盐城沿海发展的新定位,立足农业强、能源优、生态好等发展优势,当月制定出台盐城实施方案,编排落实《规划》及省《实施方案》重大事项94条、重点项目155项,逐一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主体,确保各项任务按序时推进到位。加强研究向上争取支持。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集中学习《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围绕财政、金融、用地用海、能耗指标、创新、科教、人才等方面,认真研究《规划》和省《实施方案》,梳理报送需省级层面支持重大事项19条,支持盐城可再生能源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零碳产业园区建设、盐城沿海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等12条事项已取得积极进展。
二、注重项目支撑,加快沿海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开展“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出台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3条重点产业链培育方案和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沿海优势产业。1-6月份,全市完成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4725.6亿元,增长28.9%。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临港重点产业完成开票销售2200亿元,增长33%。成立全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出台全市产业项目招引实施意见、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推进机制等文件,坚持每月组织项目观摩家家到,成功举办“5·18”投资环境说明会、深圳先进制造业招商等专题活动。1-6月份,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1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9个。总投资45亿美元的金光纤维一期二阶段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25.3亿美元的SK动力电池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05亿元的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部分投产。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中汽研汽车试验场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汽车试验场第一股,全省首家海上风电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成功落户,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筹建,金风科技成功实现我国最长陆上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测试等技术突破。
三、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沿海互联互通能力。淮河出海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高速连港区、铁路接港口、内河通码头”的沿海集疏运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年内开工建设大丰港铁路支线,完成滨海港铁路支线主体工程,建成盐射高速,完成滨淮高速桥梁、路基40%以上工程量。全市港口开通国内外航线25条,累计建成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25个,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工程、滨海港区20万吨级航道工程、连申线灌河至黄响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海河联运作业区一期6个公用泊位开工建设,中海油LNG码头工程竣工验收,航道等级和通航能力进一步提升。1-6月份,全市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753.1万吨、集装箱25.6万标箱,同比增长39.2%、69.3%。加快建设江苏沿海综合能源保供基地,国信2×100万千瓦清洁燃煤发电项目完成核准,中海油一期300万吨LNG建成试运营,一期扩建300万吨LNG开工建设,二期1000万吨LNG项目顺利签约。
四、深化改革创新,构筑沿海对外开放新格局。坚定不移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依托沿海开放载体,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布局转移,推动“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见效。1-6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108.7亿美元、增长44.7%,实际使用外资10.5亿美元,增长29.2%。依托中韩(盐城)产业园,加快建设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中韩国际街区、中韩文化广场、未来科技城等平台加快推进。积极与上海、苏州、常州等城市协同共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举办重大项目“云”签约等活动,落户亿元以上项目193个,总投资100亿元的蜂巢汽车动力电池一期正在试生产。高起点规划建设黄海新区,进一步明晰产业定位,充分释放空间、港口、铁路、能源等叠加优势,总投资30亿元的天能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60亿元的凯金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
五、坚持生态优先,厚植沿海发展鲜明底色。聚焦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两山”理念实践转化、城乡区域有机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积极探索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编制全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试点建设,加快打造低(零)碳产业园。1-6月份,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137.6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9.9%。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成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上半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77.9%、全省第2。建立健全沿海特色风貌设计管控体系,编制形成盐城沿海特色风貌塑造设计导则、江苏沿海“生态百里”特色风貌区设计方案,加快提升条子泥、黄海森林公园、中华麋鹿园和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等景区品质,以风景路串联沿海风情特色景点,打造具有盐城特色、彰显滨海风貌的生态“最美海岸线”,创成国际湿地城市,射阳、盐都、亭湖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东台条子泥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工作部署,积极抢抓新一轮政策机遇,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城镇带、风光带建设,全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为江苏沿海发展作出更多盐城贡献。最后,恳请新闻界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盐城,特别是对我们沿海工作多宣传、多监督、多提宝贵意见,为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谢谢!
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记者朋友们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能源产业是盐城市的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盐城市委、市政府把晶硅光伏、风电装备作为全市地标性产业链进行重点打造。请问下一阶段,盐城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能级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回答一下,近年来,盐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30·60”双碳目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系统谋划、规模开发、创新突破、示范引领、集聚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构建形成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已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今年1-6月份,全市新能源145家规上企业实现开票销售628亿元,增长69%;税收16亿元,增长35%,全年将突破千亿大关。
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闪亮,是盐城产业最有标识度的品牌特征之一。下一阶段,盐城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能源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擦亮“能源优”城市名片。
一是坚持链式思维,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持续夯实新能源产业基础,推进全产业链布局和集群化发展,聚焦风电装备、晶硅光伏、氢能储能、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等产业链的核心、薄弱环节,加快推动龙头企业集聚,持续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以更广阔视角和更深层次产业发展思维,全产业链擘画“双碳”新蓝图。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打造新能源创新高地。培育壮大金风科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创新平台,加快探索推进综合绿色能源岛、“风光+”等示范引领工程,突破柔性直流输电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集智造和科研于一体的中国东部沿海新能源产业基地。
三是深化国际合作,打造新能源开放平台。持续强化新能源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推进机制创新与沟通协作,推动与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以及日韩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常态化交流,扩大风电整机、叶片、电池片及组件等产品出口业务,承办更多国际性会展、产业发展峰会等重大活动,扩大盐城新能源产业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中国新闻社:盐城是江苏沿海海岸线最长的市,也是江苏沿海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沿海规划战略定位明确提出,要发挥独特区位和海洋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高地。请问盐城市科技局,盐城市在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方面有何重大举措?
市科技局:盐城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优越、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坚实,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区域,我市正在积极谋划建设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这个中心的建设也正是贴合了沿海规划提出的要求,聚焦海洋高技术领域,加强与国家级海洋研究机构合作,建设一批重大涉海科技创新平台,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下面,我简要地将中心建设初步构想向各位记者朋友们介绍一下。中心采取“1+N+X+Y”的开放式组织架构,1个中心本部,拟落户在盐南高新区西伏河科创走廊,作为盐城创新之核心的重要战略支点,采取事业单位加运营公司双轮驱动模式,N个分中心,围绕海水制氢、海上漂浮式光伏、海洋生物质能及储能等方向,招引国内外专家团队成立若干新型研发机构,X个联合创新体,由技术创新中心与行业龙头企业成立,主要由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协同开展共性技术联合攻关,Y个成果转化和示范基地,发挥我市各板块产业发展优势,建立错位发展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基地。5月26日,盐城市人民政府已与江苏省产学技术研究院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正在对接中科院电工所、三峡集团、金风科技等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及国内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家团队,全面启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也请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多多宣传,营造氛围,帮助我们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团队加盟,谢谢!
新华日报:请盐城市工信局介绍一下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计划。
市工信局:根据省、市部署要求,今年我局起草出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按照“全市出亮点、县域创特色、园区有聚焦、产业深融合、服务求精准”的总体要求,完成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新上项目应用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全覆盖,23条重点产业链和重点园区数字化普及全覆盖,为盐城打造长三角北翼“数实融合”新地标、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实支撑。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以来,全市上下坚持“政策引领、政府引导,市县联动、企业主体,部门协作、机构支撑”的原则,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与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产业链培育等工作相结合,具体主要从五方面抓推进求突破,一是率先面向全国遴选优秀服务商,首批入选服务商资源池的63家单位,有华为、博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电子五所等大院大所和业内名企。二是每半年对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线上评测,形成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地图,做到“底数清、问题清、路径清、效果清”。三是我们在全省首家编制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实施指南,明确了诊断职责分工、服务流程、场景内容、效果评价,确保诊断服务落实落细,避免出现“走过场”“走形式”。四是开发线上综合服务平台,6大核心模块,全景实时呈现工作质效,8大功能模块,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五是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开播公益大讲堂、编制政策案例一本通等方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实现政策资讯实时推送、标杆案例随时观摩、数字科普在线学习等功能。全面提升全社会数字素养,激发企业的转型动能。
今年是我们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元年,目前,全市诊断服务已全面启动,2022年我们确保完成诊断企业超2400家,两年实现诊断全覆盖。下一阶段,我们将以“十链突破、百企示范、千项智改、万匠引培”的“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点”上树标杆、“链”上建平台、“面”上筑生态,全面推动我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标增能、提速增量、提质增效。
盐阜大众报:海洋是沿海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海洋经济是沿海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盐城市自规局,“十四五”期间盐城市在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的愿景和举措是什么?
市自规局:谢谢你对我市海洋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我市拥有1.89万平方公里海域、582千米海岸线、4553平方公里沿海滩涂,海洋经济发展优势独特。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2021年盐城市海洋生产总值 (GOP)为1335.1亿元,比上年增长9.86%,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20.2%,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4%。
“十四五”,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和定位是,海洋生产总值1650亿元,努力建成全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先行区、长三角北翼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东部沿海湿地休闲旅游目的地。
我市将积极策应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全市海洋经济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一是提质发展海洋制造业。积极发展储能和制氢产业,突破发展海洋油气开采、海洋渔船及船用装备、海水淡化成套设备等海工装备产业。二是升级发展海洋服务业。发挥生态优势和世遗优势,特色发展海洋旅游业,提升发展港口物流业和港航服务业。三是转型发展海洋渔农业。稳步发展海洋渔农业,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建设“一县一港”渔港经济区。四是融合发展海洋数字产业。加快海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大数据等产业发展,推进智慧海洋建设。
盐城广电总台:盐城市生态环境部门下一步将如何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呢?
市生态环境局:“十三五”以来,我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生态环境工作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仍有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三市”战略,坚定“两海两绿”路径,以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契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生态环境安全、群众环境权益“五大保卫战”。深化空气污染治理,实施PM2.5与O3协同控制,落实空气质量提升方案,每日通报监测数据,提升治气效能;针对夏季臭氧、秋冬季颗粒物污染问题,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污染专项治理,细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管;加快推进今年712项年度重点大气治理工程项目;确保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7%以上的年度目标如期实现。持续加大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强化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全收集全治理;推动农田排灌系统和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化改造;开展城乡河道治理,组织全市122条骨干河道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力争实现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双百”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稳定向好,优良比例完成省定考核目标。强化土壤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末建成省级“无废城市”。持续优化生态保护空间格局,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严防生态破坏;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更大规模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岛,对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实施有效保护,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和生态破坏行为;坚持领导带案下访制度,组织开展“环境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专项行动,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徐宁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广泛宣传我市沿海发展工作,为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蓄力造势,创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细落实,取得丰硕成果。
会后大家可以与发改委,也可以与相关部门继续进行交流。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