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大丰:多措并举让长三角“朋友圈”更紧密

        发布日期:2023-03-07 16:53 来源:大丰区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多亏了‘零审批开工’举措,让我们能够边开工建设,边准备其他材料,工作人员也都非常耐心负责,整个过程十分顺利。”盐城市大丰区顺天新能源有限公司—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负责人拿到施工许可证后对大丰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据悉,该项目属市重点项目,位于沪苏产业园区,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额100亿元,税收2亿元。2022年10月份,项目方表示想尽快取得许可,以便早日开工建设。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零审批开工”模式,项目方对项目情况作出承诺,经过容缺预审、联合会商,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当天即发放《承诺预审施工意见书》,帮助项目提前开工。发放预审施工意见书后,为保障项目完善正式手续,顺利拿到《施工许可证》,大丰区坚持服务前移,迅速开展“两问一送”专项行动,主动前往板块和项目单位对接。在充分了解项目单位帮办需求后,业务骨干多次前往沪苏园区,上门送解、现场帮办,针对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堵点、难点问题,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量身定制“两问一送”,“零审批开工”提速增效。聚焦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要求,大丰区纵深推进“两问一送”行动,建立“登门问需、上门送解、回门问效”的全流程闭环服务机制,全覆盖走访产业基地项目,收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形成问题、需求、任务3张清单。按照“简单问题专人帮办、复杂问题部门会办、疑难杂症提请研办”的解疑思路,做到“一企一策”精准答疑,着力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卡脖子”问题。设置“项目服务前沿哨所”、聘请“政务服务监督员”,通过现场问卷调查、12345平台回访等方式,倾听企业对下沉服务的真实反馈。截至目前,已帮助基地解决项目核准过期等问题43个,收集意见建议19条,回访满意率达100%。

        加大“告知承诺制”应用推广,在全省率先推出“零审批开工”创新举措,对基地内“4+4”产业项目在确认土地合规,把好环保、安全等关口的前提下,后置要素需求,通过申请、预审、联合会商、出具意见书、完善手续5个流程,签发《承诺预审施工意见书》,极限压缩项目开工前的审批“等待期”,1个工作日开工建设,真正实现“签约即开工”。目前,该模式已在天合储能等28个项目成功运用,平均开工时间提前65天。

        以联合会审促项目提质,审批“横道图”让企业办事更“清楚”。大丰区严格落实要素保障组工作例会制度,每半月组织成员单位就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情况,特别是省市重大项目、区10亿元以上项目、今年以来签约未开工项目等6类重点项目开展联合会审,根据要素需求、大丰区承载能力共同研判项目可行性,强化审批协同、破解瓶颈制约,今年以来共对基地内9个项目开展联合会审。大丰区会同为行政审批、企服务中心、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绘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横道图,梳理20个审批事项,排定可套搭进行的13个审批事项,将各环节审批时间压缩至最短,办理进度前移到最前。经计算,通过优化流程、并联审批、靠前服务,工程建设总审批时限由29天压缩至19天,压缩率34.5%。

        “一件事”改革再升级,“帮办代办”暖人心。大丰区坚持“减放结合、以减为主”,把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打包成“一件事”,归并为7个“审批包”,每个环节内事项做到“一张表单、一次告知、一次受理、一窗发证”,极限压缩审批时限。实施“五个一”工程,明确申报事项、申请材料、产业要素中可以豁免、容缺、承诺、共享部分,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手续。建优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专属服务客厅,按照“五专区、四专班、三专家、两项机制”的思路进行布局,实现审批要素保障全方位、零死角、立体化。围绕项目审批全流程办理,从政策法规、材料准备、手续报审等方面强化代理员业务培训,基地内所有项目明确1名首席代理员,绑定1名专属代办员,定制专属服务套餐。坚持项目“四个一”服务法,落实代理员“四个一”管理法,及时帮助协调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区18名首席项目代理员、49名代办员共为基地代办项目16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